首页

女s女m免费视频资源

时间:2025-05-25 07:55:58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55029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夏社会福利院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启用 助力精神障碍患者重启新生活

中秋、国庆假日期间,除了各处自然山水迎来大批游客外,文旅市场也是相当火爆。在河北承德,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综合马戏表演《君临热河》等演出让游客在游览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之余,畅享文旅盛宴。

预防肝炎,从良好生活习惯开始(名医讲堂)

大方县有着“中国天麻之乡”的称号,这里海拔1400米至1900米,环境生态好,高湿度、高海拔、低温度、低纬度的“二高二低”环境适宜种植天麻,种出来的天麻品质好、品相好、产量丰,获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自2021年起,贝壳“爱心小家”为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短期免费住房,截至2023年底,共计为95个家庭提供3,078天公益住宿。2021年起,上海链家与新华书店合作开展“城市书房”,打造社区共享文化空间。截至2023年底,链家在5个城市累计设立“城市书房”近300个。

“和平团结-2024”联合演习 中坦两军组织联合指挥训练

北京兆阳技术团队表示,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是大规模清洁能源技术在锂电产业的成功应用,是矿产资源行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实现节能减碳的最新成果;也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的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典型案例。(完)

十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实施百日 闽台往来更加便捷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谈及中法关系,周瑞指出,过去60年,尤其是过去30年,两国关系一直以工业合作为基础,不断延伸至环境保护等领域。未来,希望两国能在新的工业革命周期里,找到新的合作模式,为双边合作带来更多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